學名
Bunaka gyrinoides
Bunaka gyrinoides側帶丘塘鱧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Bleeker, 1853)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側帶丘塘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塘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57 Eleo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蝌蚪丘塘鱧 
最大體長 3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咕嚕、烏咕嚕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Boroda francoi, Bunaka pelewensis, Bunaka pinguis, Bunaka sticta, Eleotris gyrinoides, Guavina gyrinoides, Lizettea pelewensis, Oxyeleotris gyrinoides   
參考文獻 1. 陳義雄。2009。臺灣河川溪流的指標魚類(第二冊 )- 兩側洄游淡水魚類(Indicator Species of Riverine Fishes in Taiwan Vol. 2 - Diadromous Fishes)。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基隆市。95 pp. ;2. 周銘泰、高瑞卿。2011。臺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The Freshwater and Estuarine Fish of Taiwan)。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台中市。381 pp. ;3.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伍漢霖, 鐘俊生等 編著 2008 陳義雄 2009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伍漢霖, 邵廣昭, 賴春福, 莊棣華, 林沛立 2012 
典藏標本 ASIZP0075013 ASIZP0079172  
典藏基因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Greenback gauvina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臀鰭:Ⅰ/ 8;胸鰭:19~20。縱列鱗 57~63;背鰭前鱗 38~39。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則逐漸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長。頭中大,吻端鈍,形狀略扁平;頭後高而側扁,其頭寬大於頭高,短於頭長;無感覺管孔。頰部微凸,具數列感覺乳突線。眼小,居上位。體被細小櫛鱗。體背灰白色至茶褐色;體側灰褐色至黃褐色,另具10-12條細長的黑褐色縱紋。眼後有兩條黑色線紋,上方一條延伸至鰓蓋後緣。胸鰭基部有兩個黑色大斑:尾鰭基部另具灰褐色斑駁。(林沛立編寫)

棲所生態

主要生活於溪流、河川的中下游,或河口區域。通常活動於石礫灘底質的瀨區,屬於底棲性魚類。偏肉食性,主要以小型魚類、甲殼類和水生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斯里蘭卡、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海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 (波納佩島及加羅林群島) 、澳洲與新加勒多尼亞等。臺灣分布於北部、東部及南部地區。為臺灣2008年發現的新紀錄種,臺灣同時也是本種魚分布的北界。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不具食用經濟性。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